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西藏米林6.9级地震余震监测启动
2017-11-24      

  2017年11月18日6时34分,在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北纬29.75度,东经95.02度)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根据研究所总体部署,赵俊猛研究员负责的地球物理课题组成员刘红兵副研究员、徐强副研究员、张衡副研究员等在第一时间前往震中地区开展宽频带流动台阵布设工作。目前,科研人员已经深入震中,在米林县的加拉村、直白村和派镇成功架设了流动地震台站(图1)。

  此次地震的余震主要呈北西向分布,发震断层可能倾向北东。因此,科研人员将在此次余震监测的预计位置-震中周边的巴宜区、米林县、波密县和墨脱县境内,迅速布设30个流动地震台站(图2),台站间距约5-10 km。

  本次地震监测的主要目的为:

  1. 监测余震序列,分析地震发展动向。利用模板扫描和双差定位等方法获取高精度余震的时空分布图像,获得震区活动断裂的展布情况,为灾区抗震加固和修建水电站等工程提供科技支撑,为地震预报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获取震源区及周边地区的壳幔三维速度结构。利用记录到的P和S波震相走时数据进行三维Vp和Vs速度的精细结构成像,构建发震构造模型,揭示地震孕育的深部结构背景;

  3. 研究印度板块下地壳的俯冲形态。以往的研究已经获取了震区及周边区域岩石圈结构的图像以及深部动力学过程(Xu et al., 2013;Zhang et al., 2012),但是,对于地壳内部的结构仍然不清楚。通过震源区及周边地区的密集台站观测,获得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精细的壳幔速度结构与构造,对印度板块下地壳俯冲形态提供重要约束。

  参考文献

  Xu, Q., Zhao, J.M., Pei, S.P., et al. Imaging lithospheric structure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new insights from receiver func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2013, 118, 2323-2332, doi:10.1002/jgrb.50162.

  Zhang, H., Zhao, D. P., Zhao, J. M., Xu, Q. Convergence of the Indian and Eurasian plates under eastern Tibet revealed by seismic tomography. Geochem. Geophys. Geosyst., 2012, 13, Q06W14, doi:10.1029/2012GC004031.

图1 科研人员在米林县直白村架设的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

图2 余震监测台站的位置分布图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
友情链接: